臺式COD測定儀在水質監測中扮演重要角色,測量值異常偏高會嚴重影響水質評估的準確性。及時排查異常原因,對保障監測結果可靠性至關重要。以下從七個方面分析可能導致測量值異常偏高的因素。 
一、水樣污染或干擾 水樣采集過程中若受到污染,如采樣器具未徹底清洗、采樣點附近存在污染源干擾,會使水樣中混入額外的還原性物質,導致COD測量值偏高。排查時,需檢查采樣器具是否嚴格按照規范清洗;重新采集水樣,對比兩次測量結果,若新采集水樣測量值正常,可確認原水樣存在污染問題。此外,水樣中若含有大量氯離子、硫化物等干擾物質,也會與檢測試劑發生反應,干擾測量,可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或進行干擾離子檢測判斷是否存在干擾。 二、試劑問題 試劑過期、變質或配制不準確會影響消解和測量過程。若氧化劑濃度降低,無法完全氧化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殘留的物質會在后續測量中被誤判為COD,導致測量值偏高。排查時,檢查試劑的保質期和性狀,觀察試劑是否出現渾濁、變色等現象;重新按照標準方法配制試劑,用新試劑進行空白試驗和樣品測量,若測量值恢復正常,說明原試劑存在問題。 三、消解過程異常 消解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會使水樣中部分非還原性物質被氧化,從而導致COD測量值虛高。檢查消解系統的溫度傳感器和溫控裝置是否正常工作,校準消解溫度;核對消解時間設置是否符合儀器操作規范。若溫度和時間設置均無問題,可嘗試降低消解溫度或縮短消解時間,重新測量,觀察測量值是否變化。 四、儀器光路故障 儀器的光源老化、光路被污染或遮擋,會影響吸光度測量。光源強度減弱會使測量的吸光度值偏高,光路中的灰塵、污漬會阻礙光線傳輸,導致測量誤差。檢查光源是否正常發光,測量其發光強度是否在正常范圍內;清理光路系統,包括比色皿槽、透鏡等部件,確保光路通暢,清理后再次測量,判斷問題是否解決。 五、測量池污染 測量池長期使用后,內壁可能殘留樣品中的雜質和反應產物,這些殘留物質會參與后續測量反應,使測量值偏高。仔細檢查測量池內壁是否有污垢附著,使用合適的清潔劑對測量池進行徹底清洗,清洗后用蒸餾水反復沖洗,再進行測量,若測量值降低,說明測量池污染是導致異常的原因之一。 六、儀器參數設置錯誤 量程選擇不當、測量模式設置錯誤等參數問題會影響測量結果。若量程設置過低,高濃度水樣的測量值會超出量程顯示范圍,導致測量值異常偏高。檢查儀器的參數設置是否與水樣濃度匹配,重新設置合適的量程和測量模式,再次測量驗證。 七、操作失誤 樣品移取體積不準確、加入試劑順序錯誤等操作失誤也會造成測量值異常。排查時,檢查移液槍的準確性,重新準確移取樣品和試劑;確認操作步驟是否嚴格按照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若發現操作失誤,重新規范操作后進行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