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氨氮測定儀是水質監測的核心設備,其結果讀取與確認流程需嚴格遵循標準化操作,以確保數據可靠性。本文從操作邏輯、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三個維度,系統闡述結果處理的關鍵環節。 
一、操作流程與數據讀取 1、儀器初始化與預熱 設備啟動前需連接220V交流電源并接地,預熱時間通常為30分鐘,確保光學系統與電路模塊達到穩定狀態。預熱完成后,將“標定/測量撥動開關”置于測量檔位,儀器默認加載第1條標準曲線,用戶可通過“選擇曲線”鍵切換至所需曲線。 2、空白值校準 插入專用比色管前需確認其清潔度,避免殘留物干擾。按“測試空白”鍵后,儀器自動采集空白信號值,待讀數穩定后按“確認”鍵完成校準。此步驟可消除試劑本底值及環境干擾,確保零點基準準確。 3、樣品濃度讀取 將處理后的樣品比色管插入比色孔,按“測試樣品”鍵觸發檢測。儀器通過光譜系統分析吸光度值,結合內置標準曲線方程(C=K×A+b)計算氨氮濃度。讀數穩定后,屏幕顯示濃度值,用戶需等待數值波動范圍小于±0.05mg/L時再按“確認”鍵保存結果。 二、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 1、標準曲線驗證 儀器支持存儲5條標準曲線,用戶可通過“查詢曲線”功能查看曲線參數。標準曲線相關系數(r值)需≥0.990,若低于此值,需重新標定曲線。標定過程中需確保標樣濃度覆蓋檢測范圍,且每個濃度點重復測定3次取均值。 2、數據存儲與追溯 測定結果自動保存至SD卡,文件名以日期命名,支持Excel格式導出。用戶可通過“Read”鍵調取當日數據,或通過PC端軟件生成趨勢分析圖表。未插入SD卡時,數據僅臨時存儲于設備內存,建議每日檢測后及時導出備份。 3、異常結果處理 若讀數超出量程范圍,需稀釋樣品后重新檢測。對于波動較大的數據,需檢查比色管是否清潔、試劑是否過期,并確認環境無銨鹽類化合物干擾。連續三次測定結果偏差超過5%時,需對儀器進行校準或聯系售后。 三、維護與校準要求 1、日常維護 每周清潔儀器外表面,避免酒精等有機溶劑接觸光學部件。每月檢查比色池透光率,若透光率下降至初始值的80%以下,需更換光源模塊。長期停用時,需取出電池并置于干燥環境保存。 2、定期校準 每季度使用國家計量院認證的標準溶液進行校準,校準點數不少于5個。校準后需驗證r值及截距(b值)的合理性,確保曲線方程符合線性回歸要求。校準記錄需保存至少3年,以備審計追溯。 3、交叉污染防控 硝酸鹽氮檢測需單獨使用實驗室,避免氨水揮發污染氨氮測定儀。試劑與玻璃器皿需專用存放,禁止與其他項目混用。檢測完成后,立即用去離子水沖洗比色池,防止試劑結晶堵塞光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