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質檢測中,實驗室氨氮測定儀是監測水體氨氮含量的重要設備,而電極靈敏度是確保測定結果準確的關鍵因素。定期檢查電極靈敏度,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保障檢測數據的可靠性。以下將從原理、準備工作、操作步驟等方面,詳細介紹檢查電極靈敏度的方法。 一、明晰電極靈敏度原理 氨氮測定儀的電極通常采用離子選擇性電極,其靈敏度體現為電極對溶液中氨離子濃度變化的響應能力。根據能斯特方程,在一定溫度下,電極電位與溶液中氨離子活度的對數呈線性關系。正常情況下,當氨離子濃度變化一個數量級時,電極電位變化理論值約為 59.16 mV(25℃)。若實際電位變化偏離此數值較大,意味著電極靈敏度出現問題,需進行檢查和校準。 二、做好檢查前準備 (一)儀器與試劑準備 準備氨氮標準溶液,配置至少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如 10 mg/L 和 100 mg/L,用于后續測量。同時,確保氨氮測定儀處于正常工作狀態,開機預熱 30 分鐘,使儀器電路穩定。此外,準備好無氨水、稀鹽酸等清洗試劑,以及燒杯、移液槍等實驗器具。 (二)電極預處理 檢查氨氮電極外觀,確認電極膜無破損、無污染。若電極膜表面有附著物,可使用軟布輕輕擦拭,或用稀鹽酸(0.1 mol/L)浸泡 5 - 10 分鐘,再用無氨水沖洗干凈。將清洗后的電極浸泡在低濃度氨氮標準溶液中活化 30 分鐘,激活電極膜表面的離子交換位點,以確保其能正常響應氨離子濃度變化。 三、規范執行檢查步驟 將兩種不同濃度的氨氮標準溶液分別倒入干凈的燒杯中,插入預處理好的電極,開啟攪拌器使溶液均勻混合。待電極電位穩定后(一般等待 1 - 2 分鐘,電位波動小于 1 mV),記錄此時的電位值。按照從低濃度到高濃度的順序依次測量,重復上述操作。 以氨氮濃度的對數為橫坐標,電位值為縱坐標,使用專業繪圖軟件或計算器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繪制標準曲線,得出曲線的斜率。該斜率即為電極靈敏度的量化指標,可與理論值(25℃時約 59.16 mV)進行對比。 四、判斷結果與處理 若測量所得斜率在理論值的 ±10% 范圍內(即 53 - 65 mV),表明電極靈敏度正常;若斜率小于 53 mV 或大于 65 mV,則說明電極靈敏度出現異常。對于靈敏度下降的電極,可嘗試再次清洗、活化;若問題仍未解決,需聯系專業人員進行校準或更換新電極。 此外,日常使用中應定期檢查電極靈敏度,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校準,檢測頻繁時需每日校準。長期不使用時,將電極清洗干凈后干燥保存,防止電極膜老化。 通過科學、規范地檢查氨氮測定儀電極靈敏度,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確保儀器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為水質檢測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