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懸浮物快速測定儀是一種用于快速、準確測量水樣中懸浮物含量的儀器,廣泛應用于環保、水處理、河流湖泊監測等領域。以下是其規范操作方法: 一、操作前準備 儀器檢查:確保儀器外觀完好,無損壞或磨損現象。檢查電池電量是否充足,若電量不足,應及時充電。同時,準備好相應的測試用品,如濾膜、稱量紙、干凈的采樣器或容器、移液管或吸管等。 試劑準備:準備好所需的試劑和標準樣品,確保試劑在有效期內且未受污染。 環境確認:避免在強磁場、高溫或潮濕環境下使用儀器,以免影響測量結果和儀器壽命。同時,應盡量避免觸摸儀器表面,防止影響其準確性和可靠性。 二、操作步驟 開機預熱與校準:接通電源,讓儀器預熱30分鐘,確保儀器內部電子元件達到最佳工作狀態。預熱完成后,根據儀器說明書,使用標準懸浮物溶液對儀器進行校準,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樣品采集與處理:選擇合適的采樣點和采樣方法,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樣。采集的樣品應盡快進行分析,避免長時間存放導致懸浮物濃度發生變化。如需保存樣品,應妥善保存在低溫、避光的環境中。若水樣中含有較大的固體顆?;螂s質,應事先進行過濾或去除,以避免對儀器造成損壞或影響測量結果。 參數設置: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測量參數,如測量單位、溫度、時間等。這些參數的準確設置有助于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開始測量:將處理好的水樣倒入便攜式懸浮物測定儀的測量池中,注意避免氣泡和溢出。按下“開始”鍵,儀器將自動進行懸浮物含量的測量。在測量過程中,需要保持儀器穩定,避免震動或晃動導致測量結果波動。同時,注意觀察儀器的顯示屏,確保測量數據穩定可靠。 讀取與記錄數據:測量完成后,儀器會自動顯示測量結果。此時,可以直接讀取懸浮物含量值,并將其記錄下來,包括測量時間、地點、樣品編號等信息。 三、操作后維護 清洗儀器:每次測量結束后,必須清洗測量池、光學元件及其他接觸樣品的部分,以防止顆粒物沉積。使用自來水或蒸餾水進行清洗,并確保徹底沖洗干凈。 數據存儲:如果需要存儲測量數據,可以通過儀器上的按鍵或連接電腦進行數據存儲,以便后續分析和處理數據。 定期維護:定期對儀器進行維護,檢查電源、連接線、液晶屏幕等是否正常工作。如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或聯系專業人員進行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