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懸浮物快速測定儀在水質監測領域應用廣泛,其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監測數據的可靠性。為確保儀器能精準測量懸浮物含量,正確校準至關重要,以下是校準該儀器的規范步驟與要點。 一、校準前準備
1、環境與設備準備 校準應在符合儀器使用要求的環境中進行,溫度、濕度等條件需穩定且適宜,避免環境因素對校準結果產生干擾。同時,準備好校準所需的標準物質,如懸浮物標準溶液,其濃度范圍應涵蓋儀器預期測量范圍,且標準物質需在有效期內,質量可靠。此外,檢查儀器外觀是否完好,各部件連接是否緊密,確保儀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2、人員準備
校準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熟悉儀器的操作流程和校準方法,掌握相關的計量知識和技能。在校準前,仔細閱讀儀器的使用說明書,明確校準的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 二、校準步驟
1、零點校準 零點校準是儀器校準的基礎,它能消除儀器在測量過程中的零點漂移。將儀器按照操作說明預熱至穩定狀態,確保儀器處于正常工作模式。使用經過處理的純凈水作為零點校準液,將其倒入儀器的測量池中,注意避免產生氣泡。按照儀器操作界面提示,啟動零點校準程序,等待儀器自動完成校準。在校準過程中,要保持測量池內液體靜止,避免晃動影響校準結果。零點校準完成后,儀器會顯示零點校準成功的提示信息。 2、量程校準
量程校準旨在確保儀器在不同濃度范圍內都能準確測量懸浮物含量。選擇合適的標準溶液,一般選擇低、中、高三個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進行校準。將低濃度標準溶液倒入測量池,啟動量程校準程序,儀器會自動測量并記錄數據,根據測量結果調整儀器的校準參數,使儀器顯示值與標準溶液的實際濃度值一致。重復上述步驟,依次對中、高濃度標準溶液進行校準。每次校準后,都要確保儀器顯示值與標準值偏差在允許范圍內。 三、校準后驗證
完成零點和量程校準后,需對儀器進行驗證。使用與校準標準溶液濃度不同的驗證溶液進行測量,將儀器測量結果與驗證溶液的實際濃度進行比較。若測量結果與實際濃度偏差在儀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說明儀器校準合格;若偏差超出范圍,需重新檢查校準過程,查找可能存在的問題,如標準溶液是否準確、儀器操作是否規范等,并再次進行校準,直至驗證合格。 四、記錄與維護
校準完成后,詳細記錄校準的相關信息,包括校準時間、使用的標準物質信息、校準結果等,以便日后追溯和查詢。同時,按照儀器的維護要求,對儀器進行清潔和保養,確保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為下一次準確測量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