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監測是環保行業的一大重點,也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之一,各種環境水體經過循環后會帶來雜質,這些雜質達到一定程度后會使水質惡化,對人類環境和水的利用產生不利影響,水質的這種惡化俗稱為水污染。水環境受污染后可造成一系列危害,如危害人體健康,影響工農業和水產業的發展,還會破壞生態平衡。凡能造成水體的水質、生物、底質質量惡化的物質或能量,都可稱為水體污染物,水質環保中常用COD作為衡量水質受污染程度的主要指標之一,對COD進行分析的儀器叫做COD在線監測儀。除了COD外,還有氨氮、總磷、總氮、重金屬、無機鹽等參數也常作為衡量環保水質的標準。 隨著我們對環保工作的不斷重視,水質監測工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這不代表就沒有問題的存在。目前,監測站網還沒有覆蓋所有地區,供水的企業需要按標準安裝相應的水質監測項目,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并非所有的企業都完成了水質監測指標,那么為了有效的應對水質監測中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重視。 一、建立針對性的可實施的水質監測標準 目前我國執行的統一的水質監測標準,未考慮到不同地區、不同水體存在差異性。 以飲用水為例子,對于污染程度較為嚴重、水源狀況較為復雜的地區,即使對水質進行了全分析,仍可能存在某些污染物未被祛除的情況,需要對一些針對性更強的細化指標再做測定;對于水源質量較好的地區,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則會造成監測資源的浪費。 二、開展水質預測研究 目前國內水質檢測問題主要是以水質監測和水污染控制為主,對水質預測的分析研究還沒有系統化。且自我國開展水質監測工作以來,累積了不少監測數據,監測成果并沒有都被系統化利用。所以針對我們水質的監測現狀及各種實驗結果來分析,我們可以主要開展水質預測分析,包括不同河域、不同季節影響水質的各種因素,有準備的進行水質在線監測和水利應用,從而來提高水資源的服務能力。 三、對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統一管理 為推進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2017年10月起國家全面啟動地表水采測分離工作,由第三方監測機構負責采樣工作,并將水樣加密后送至監測分析中心。此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質信息的可靠性,但由于第三方機構的水平各有不同,在實際操作中的不規范會導致水質信息的不準確。另外,由于主管部門目前主要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擇第三方檢測機構,低價競爭的現象也隨之而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質檢測工作的質量,對水質數據造成負面影響。這一點可以從增強投入的力度,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開始。 四、加強監測力度、提高監測實踐 企業要加強對監測人員整體的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進行不斷地提升,對實際水質監測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制定相對應的措施,加強管理,保證監測工作開展的全面性。我國水污染比較嚴重,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就需要企業在實際工作中對新型的水環境檢測設備進行不斷的研發,對水污染的實際情況作為主要的依據,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改革。企業對監測人員進行專業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自身專業技能,保證工作行為的規范,滿足現代化環境發展的實際需求,為監測結果分析的全面性和準確性提供基礎的保障。另外,水樣在實際保存的時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要對相關分析指標、水樣容器、性質和保存的溫度等進行一定的控制,比如清潔的水樣能夠儲存3天,輕污染的水樣儲存3天、重污染的水樣儲存半天。 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對水質技術方案進行不斷的創新,提高監測實踐。我們對技術方案的創新需要通過大量的試驗,消耗一定的財力和人力,但是能夠為水質監測人員提供有效的經驗,防止出現基本問題的錯誤,為技術方案的創新提供新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