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質監測過程中,臺式懸浮物測定儀的測量準確性至關重要,而校準溶液的合理選擇是保障儀器精準度的關鍵環節。合適的校準溶液能夠有效消除儀器誤差,建立準確的濃度 - 響應關系,以下將從校準溶液的作用、類型及選擇依據等方面,詳細闡述如何挑選適配的校準溶液。 校準溶液的核心作用在于為儀器提供準確的濃度參照標準。通過使用已知濃度的校準溶液進行測量,可建立儀器響應值與實際濃度之間的對應關系,從而修正儀器的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若校準溶液選擇不當,會導致校準偏差,使后續測量數據失真,影響水質監測結果的可靠性。 校準溶液主要分為標準物質溶液、人工配制溶液和天然水樣溶液三大類。標準物質溶液由權威機構制備并定值,具有可溯源性和高精度的特點,如國家標準物質(GBW)系列,常用于儀器的首次校準、計量認證等關鍵環節;人工配制溶液則是利用高嶺土、硅藻土等懸浮性良好的物質,按照一定比例與水混合制成,成本較低且易于制備,適合日常的儀器核查與常規校準;天然水樣溶液選取經過預處理、懸浮物濃度穩定的天然水體,其基質與實際樣品相近,能有效評估儀器在真實環境下的測量性能,但穩定性相對較差。 選擇校準溶液時,需綜合考慮儀器原理、測量范圍和樣品特性等因素。根據儀器原理,光散射法測定儀對顆粒的粒徑和光學特性較為敏感,應選擇粒徑分布均勻、光學性質穩定的標準微球溶液,如聚苯乙烯乳膠微球懸濁液;而濾膜稱重法測定儀關注懸浮物的質量,可選用高嶺土等天然礦物配制的校準溶液。依據測量范圍,需確保校準溶液的濃度能夠覆蓋儀器的全量程,一般選擇 0mg/L(空白)、低濃度、中濃度和高濃度等多個梯度的溶液進行多點校準,以保證儀器在不同濃度區間的準確性。此外,考慮樣品特性也尤為重要,若待測樣品為工業廢水,含有較多的無機顆粒物,則校準溶液的成分和顆粒性質應與之相似;若樣品為生活污水,懸浮物以有機顆粒為主,可選擇添加適量有機物的校準溶液,減少基質效應帶來的誤差。 在實際操作中,還需關注校準溶液的穩定性和儲存條件。標準物質溶液應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儲存,避免光照、高溫等因素影響其穩定性;人工配制溶液需現用現配,若需儲存,應置于低溫、避光環境,并定期檢查其均勻性和濃度變化。同時,在使用校準溶液前,需將其恢復至室溫,并充分搖勻,確保溶液的均勻性。 選擇合適的校準溶液是確保臺式懸浮物測定儀測量準確的重要前提。只有充分了解校準溶液的類型和特性,綜合考量儀器與樣品的實際情況,嚴格遵循使用規范,才能為水質監測提供可靠、準確的數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