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溫度對溶解氧的溶解度有著直接影響,這是導致便攜式溶解氧快速測定儀讀數變化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亨利定律,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與溫度呈反比關系。當水體溫度升高時,水分子的熱運動加劇,氣體分子更容易從水中逸出,導致溶解氧溶解度降低。例如,在 0℃時,水中溶解氧飽和度可達 14.6mg/L,而當溫度上升至 30℃,這一數值降至 7.6mg/L。若測定儀未對溫度變化進行補償,直接測量不同溫度水體,讀數會因實際溶解度差異而出現偏差,無法真實反映水體的溶解氧含量。 溫度還會影響溶解氧傳感器的性能,進而干擾讀數準確性。多數便攜式溶解氧測定儀采用膜電極法,傳感器內的電解液、膜材料以及電極活性都會受溫度影響。溫度降低時,電解液的電導率下降,氧分子通過膜的擴散速率減慢,導致傳感器的響應時間延長,輸出信號減弱,讀數偏低。而高溫環境下,膜材料可能發生膨脹或變形,影響其對氧分子的選擇性滲透,同時電極表面的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可能導致信號不穩定,讀數出現波動。 不同溫度區間下,便攜式溶解氧快速測定儀的讀數偏差表現各異。在低溫環境(0 - 10℃)中,儀器讀數往往低于實際值,且隨著溫度降低,偏差幅度逐漸增大。在高溫環境(30℃以上),讀數不僅可能因溶解度降低而失真,還會因傳感器性能變化出現較大誤差。例如,在 40℃的水體中,若未進行溫度校準,測定儀讀數誤差可能超過 15%。 為減小溫度對讀數的影響,可采取多種應對措施。一方面,便攜式溶解氧測定儀通常配備溫度補償功能,使用時需確保該功能正常啟用,儀器會根據內置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水溫,自動對溶解氧讀數進行校正。另一方面,定期對測定儀進行校準,尤其是在溫度變化較大的環境中使用前,使用已知溶解氧濃度的標準溶液(不同溫度下)對儀器進行校準,建立溫度 - 溶解氧的準確對應關系。此外,在測量過程中,盡量保持傳感器與水體的充分接觸和穩定,避免因溫度分層或水流擾動導致測量數據波動。 不同水體溫度對便攜式溶解氧快速測定儀讀數有著復雜而顯著的影響。只有深入理解溫度影響的內在機制,合理運用溫度補償、校準等手段,才能確保測定儀在不同溫度條件下輸出準確可靠的數據,為水質監測、水生態研究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