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總磷快速測定儀在環境監測、水質檢測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流路系統若出現殘留污染物堵塞或試劑附著,會影響測量準確性和儀器使用壽命。因此,制定科學合理的定期沖洗方案十分必要。 沖洗前,需做好充分準備工作。首先,準備好沖洗所需的試劑,如超純水,它能有效溶解水溶性雜質;稀鹽酸(一般濃度為 5% - 10%),可去除碳酸鹽、氫氧化物等沉淀;以及合適的中性洗滌劑,用于清洗頑固有機污漬。同時,準備好注射器、燒杯等輔助工具,并確保儀器處于關機且安全的狀態。 正式沖洗時,分階段進行操作。第一階段為清水預沖洗,將超純水注入流路系統。使用注射器抽取適量超純水,緩慢注入流路入口,讓水流經整個流路,將管道內殘留的大部分水樣和試劑初步沖洗掉,重復操作 3 - 5 次,沖洗時間根據流路長度和管徑而定,一般每次持續 30 秒至 1 分鐘。 第二階段是化學試劑深度沖洗。若流路中有鈣、鎂等金屬鹽類沉淀,用稀鹽酸進行沖洗。同樣使用注射器抽取稀鹽酸注入流路,讓鹽酸在流路中停留 5 - 10 分鐘,使其與沉淀充分反應,然后再用超純水沖洗,直至流出液呈中性。若流路附著有機污染物,則使用中性洗滌劑沖洗。將適量洗滌劑配制成溶液注入流路,浸泡 10 - 15 分鐘后,用超純水反復沖洗,直至流路內無洗滌劑殘留。 第三階段為徹底排空和干燥。完成上述沖洗后,將流路內的殘留液體徹底排空。可通過壓縮空氣(需經過過濾,確保無油無水)從流路入口緩慢通入,將水分吹干。若沒有壓縮空氣,也可自然晾干,但要確保流路系統內完全干燥,防止微生物滋生和管道腐蝕。 沖洗完成后,對儀器進行檢查和維護。檢查流路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有無松動或泄漏現象。同時,記錄本次沖洗的時間、使用的試劑及沖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為下次沖洗提供參考。按照此定期沖洗方案,每 1 - 2 周對便攜式總磷快速測定儀流路系統進行一次沖洗,可有效保障儀器性能,提高測量數據的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