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需氧量(COD)是衡量水體中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廣泛應用于環保、污水處理、工業廢水監測等領域。COD測定儀通過化學氧化法快速測定水樣中的COD值,為水質評估提供關鍵數據。本文將詳細介紹COD測定儀的操作流程與技術要點,幫助用戶規范操作、提升測量準確性。 一、COD測定儀的基本原理 COD測定儀基于重鉻酸鉀氧化法或高錳酸鉀氧化法,通過強氧化劑將水樣中的有機物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并測定氧化過程中消耗的氧化劑量,從而計算COD值。現代COD測定儀多采用分光光度法或電化學法,結合微處理器技術實現自動化測量。 二、操作流程 1、準備工作 (1)儀器檢查:確認COD測定儀電源、光源、檢測器等部件正常,試劑瓶、消解管等耗材充足。 (2)試劑配制:根據儀器說明書配制專用消解液(如含重鉻酸鉀、硫酸銀的溶液)和催化劑(如硫酸汞)。 (3)水樣預處理:若水樣渾濁或含懸浮物,需過濾或離心處理;若COD濃度過高,需適當稀釋。 2、校準與空白試驗 (1)校準曲線建立:使用標準COD溶液(如50mg/L、100mg/L、200mg/L)進行校準,記錄儀器響應值并繪制校準曲線。 (2)空白試驗:取去離子水代替水樣,按測定流程操作,記錄空白值以消除試劑本底干擾。 3、水樣測定 (1)取樣與加試劑:取適量水樣(通常為2-3mL)加入消解管,依次加入消解液和催化劑,搖勻。 (2)消解反應:將消解管放入消解儀中,在165℃下加熱2小時(或按儀器設定程序),使有機物完全氧化。 (3)冷卻與定容:消解結束后,取出消解管冷卻至室溫,用去離子水定容至刻度線。 (4)比色測定:將溶液倒入比色皿,放入COD測定儀中,選擇對應波長(如600nm)測定吸光度。 4、數據處理與結果輸出 (1)COD值計算:根據校準曲線和空白值,計算水樣COD濃度。 (2)結果審核:檢查數據合理性,若異常需重新測定。 (3)報告生成:記錄測定時間、水樣編號、COD值等信息,生成檢測報告。 三、技術要點 1、試劑管理 (1)試劑純度:使用分析純或優級純試劑,避免雜質干擾。 (2)儲存條件:消解液需避光保存,催化劑(如硫酸汞)需密封防潮。 (3)有效期管理:定期檢查試劑有效期,過期試劑需廢棄。 2、消解條件控制 (1)溫度與時間:嚴格遵循儀器設定的消解溫度和時間,確保有機物完全氧化。 (2)消解管清潔:使用前用硝酸浸泡消解管,避免殘留物影響結果。 3、儀器校準與維護 (1)定期校準: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校準,確保儀器準確性。 (2)光路檢查:定期清潔光源和檢測器,防止灰塵或污漬影響光信號。 (3)故障排查:若儀器響應異常,檢查光源、比色皿、試劑等可能原因。 4、質量控制 (1)平行樣測定:每批水樣至少測定2個平行樣,相對偏差應≤10%。 (2)加標回收:向水樣中加入已知量標準物質,回收率應在85%-115%之間。 (3)外部質控:定期參加實驗室間比對或能力驗證,提升數據可信度。 四、安全與環保注意事項 1、化學試劑安全 (1)消解液含強酸和強氧化劑,操作時需佩戴防護手套、護目鏡及實驗服。 (2)若試劑濺到皮膚或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就醫。 2、廢液處理 (1)含汞廢液需單獨收集,交由專業機構處理。 (2)其他廢液需中和后按危險廢物處置,嚴禁直接排放。 3、儀器安全 (1)消解儀高溫運行時,禁止觸摸加熱塊或打開艙門。 (2)儀器故障時,立即斷電并聯系技術人員維修。 五、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1、測定結果偏低 可能原因:消解不完全、試劑失效、水樣稀釋過度。 解決方案:延長消解時間、更換試劑、重新取樣。 2、吸光度異常 可能原因:比色皿污染、光源老化、光路偏移。 解決方案:清潔比色皿、更換光源、校準光路。 3、消解管破裂 可能原因:加熱不均勻、消解管質量差。 解決方案:檢查消解儀溫度分布、更換合格消解管。 六、結語 COD測定儀的操作需嚴格遵循流程規范,注重試劑管理、消解條件控制及儀器維護。通過科學的質量控制手段,可顯著提升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